(走進去九宮格共享空間中國鄉村)新一代傳承人探索豆腐文化韻味_中國網


一場豆腐宴,一場直播,1998年生人的孟田和自己的大學同學舉著手機和相機穿梭在豆腐制作體驗區、豆腐美食品嘗區、豆腐制品售賣區……近日,首屆豆腐文化節熱鬧地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新營子鎮拉開帷幕。

孟田還是個新手主播,但她卻是托克托縣酸漿豆腐生產工藝的第九代傳承人,講起豆腐文化頭頭是道。

5月6日,首屆豆腐節開幕式上,孟田的同學在現場小樹屋直播。 烏力更 攝

據史料記載,秦漢時期,現新營子鎮黑水泉村是云中郡武泉縣所在地,商賈云集的武泉縣內便有傳統豆腐作坊。

豆腐在黑水泉村有千年傳承,精選小黃豆、小黑豆為原料,經傳統工藝造就出自然天成的黑水泉豆腐,因此黑水泉村也被譽為“豆腐村”。截至目前,新營子鎮共有豆腐從業人員200余人,年生產豆腐4200噸,產值達3600萬元人民幣。

制作豆腐工藝極為講究,需要經過泡豆、打豆漿、稀釋、過濾、滾豆漿、點豆腐、回漿教學、入槽、壓豆腐、出槽等10道工序。

“我們的豆腐不同之處就在于點制所用的并非傳統的鹵水和石膏,而是黑水泉村特有的漿水。”孟田面對鏡頭娓娓九宮格道來,“漿水點制家教的豆腐味道鮮美,韌性十足,久煮不爛。”

孟田的父親孟所收2015年時創建了自己的豆腐品牌,將村里幾十戶豆腐散戶聚集起來,統一收購、統一包裝、統一銷售。

2024年春節期間,黑水泉村的豆腐車間,工人正在分裝豆腐。 烏力更 攝

從小看爺爺做豆腐,聽爸爸講豆腐故事……孟田告訴記者,上一代豆腐匠人會把做豆腐劃歸為“人生三大苦”之一。而她覺得豆腐“外表方正,內心柔軟,一生清白”,猶如人的品性。打開線上銷路,用新思維賣豆腐成為她的目標。

從大一起,孟田化身“豆腐西施”走進城市社區賣豆腐;大三時,她用一年時間成功申請到“中國綠色食品”標志。“很多人喜歡吃我們村的豆腐,還喜歡聽我講豆腐文化。”孟田在兩年“擺攤兒”賣豆腐的過程中發現大家對黑水泉豆腐的喜愛。

“學習直播、短視頻制作,甚至把我周圍做主播、會拍攝、會剪輯的同學拉來入伙。”如今,孟田的直播賬號粉絲猛漲,她會定時在直播平臺為粉絲們講豆腐制作技藝和托克托縣豆腐的歷史文化。

5月6日,首屆豆腐文化節豆腐制作體驗區,小朋友體驗磨豆漿。 烏力更 攝

苗苗是一名專業主播,也是孟田的同學、合伙人。從片場到農場,苗苗深有感受:“播著播著,發現食物本身的韻味如此豐厚。”

孟田告訴記者,在這次豆腐文化節活動中,她第一次嘗試將體驗板塊放進來。“沒想到吸引了不少交流小朋友。”

孟田正在籌備豆腐制作技藝傳習所,希望豆腐文化走進校園,走近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