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去九宮格聚會十六屆高交會將于11月在深圳舉行_中國網


第二十六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高交會)將于2024年11月14日至16日在深圳舉行。本屆高交會展覽總面積達40萬平方米,共有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余家高新技術企業參展,專業觀眾預計達50萬人次。

本屆展會共設置國際科技展、未來科技展、國之重器重大裝備展、科技巨頭產業鏈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展、電子信息與大數據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展、低空經濟與空天共享會議室展、高端裝備制造展、專精特新展、智慧農業與數字鄉村展、新能源產業展、高端醫療器械展、生物科技醫藥展、新材料展、節能環保和綠色低碳展、產教融合展等多個專業展,全方位展示世界高新技術發展趨勢,發布高新技術最新成果,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高新技術成果交易與洽談。

數據顯示,上屆高交會累計洽商交易金額372.79億元,吸引了來自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團組與4000多家參展企業,創歷屆規模之最。走過25個春秋的中國科技第一展,正在深圳這個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打造全球經濟發展的“強引擎”。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專家指出,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的不竭動力。高交會在深圳誕生,并非偶然。回望千年,中華民族的科技活動為人類發展作出過巨大貢獻,并且在16世紀中期以前一直處于世界科技舞臺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九宮格就有日食的相關記載。隨著造紙術、瓷器、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技術先后登上歷史舞臺,中國古代科學的發展達到頂峰時期。正如英國科學家李約瑟所言,“中國在3世紀到13世紀之間保持一個西方所望塵莫及的科學知識水平”。“創新”——這個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從歷史深處奔涌而來,在千年之后,以這個世界級盛會為載體,驚艷于世。高交會與深圳,最終實現了一種精神與一座城的雙向奔赴。深圳——這座創新精神的東方殿堂,吸引著全球目光,與未來緊密相連。

國際展覽業協會名教學譽主席、全國會展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陳先進表示,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創造出世界城市化和現代化史上的奇跡。以深圳為代表的粵港澳大灣區,不僅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典型代表,也代表著改革開放最前沿、科技發展最先進的地區,是中國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和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高地。“促進科技進步、促進科技合作、促進科技運用”的高交會,實現了世界級展會與世界級地標的深度融合。

據了解,高交會1999年經國務院批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已經成功舉辦25屆。

訪談據介紹,高交會每年擁有一萬多個高新技術項目參展,為投資商尋找到最新的專利、技術、項目以及大量的投資合作機會,為眾多企業增益賦能。微軟、IBM、索尼、高通、三星、惠普、西門子、東芝、甲骨文、LG、日立、松下等多家跨國公司先后多次參展。騰訊、華為、金蝶、科大訊飛、大族激光等一大批優秀中國民營企業從這里走向世界。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在出席高交會論壇并接受采訪時表示,“在1999年,我們參加了第一屆高交會,才有這樣一個機會接觸到資本市場,能夠第一次融資,這讓騰訊有了騰飛的基礎。”在中國深圳成功舉辦25屆的高交會,憑借其在世界范圍內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已經成為中國高新技術領域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中國科技創新企業打造世界級品牌的頂級平臺;在中國深圳走過25個春秋的高交會,更是全球企業展示前沿科技的圣地、分享創新精神的殿堂。

專家指出,近代歷史上以蒸汽機、電力、電腦、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等為代表的三次科技革命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變了世界格局。如今,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科技革命將支撐和引領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隨著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陸續取得重大成果。在歷史交匯期,更要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著眼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

“科技立國,國運所在,國脈所系,國昌所依。”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博鰲論壇前執行主任、北京市貿促會原會長姚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會展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性產業之一,是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重要功能性平臺。科技類展會應該以科技成果為前提,以科技難關為話題,發揮人才、金融、信息、知識產權保護等產業協同優勢,使展會與展會舉辦地真正成為高科技成果的轉化市場。秉承“國際性、科技性、專業化、市場化”等特點,高交會這個中國高新技術領域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將在推動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以及促進國家和地區間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